新笔趣阁 > 女生小说 > 诸天:从射雕开始无敌 > 完结感言(亦或是讨论吧)

完结感言(亦或是讨论吧)

第(2/2)页

触碰到江湖底线“信、义”二字。

  少林寺与主角的纠纷一直都是限于与他本人,并未迁怒他的亲近之人,那么他也就会有底线,不会真去欺负小和尚,失了格局。

  这与反复无常根本不挂钩。

  再说回到小说中来,金庸笔下的乔峰,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,也是一个悲剧英雄,因为我将他写死,导致很多人喷我!

  说实话,乔峰之死,看懂的人自然明白深意,金庸将他写绝了,他一出现,豪气干云之处无人可比,必得抢了主角风头,与本书立意背道而驰。

  但若不是,那就不是乔峰,而是顶着这个名字的工具人。

  我本事有限,写不出那样的乔峰,所以我还不如让他提前下线,以此保留原著中那个群雄束手,气盖当世的乔峰。

  否则,他活着,必要与主角做对,这非关其他,而是因为两人理念不同。

  不说别的,主角与少林寺起冲突,乔峰一身武功源出少林,岂会袖手旁观?

  那是让主角将他公平打败,还是让他打败主角?

  要知道以扫地僧之强,功力高出乔峰不知多少,也要让他被击伤,可见金庸对此人之爱重。

  当然,那是因为扫地僧要将萧远山打的龟息,力道必须得控制的恰到好处,难度远胜将其击杀或击败,这才给了乔峰可乘之机。

  但鸠摩智偷袭被扫地僧化于无形,慕容复被弹飞,乔峰就能让他吐血,形成这种反差,无不说明,金庸爱谁。

  我也看过好多人写结拜剧情,说实话,我看到就想吐,乔峰与段誉的结拜,怎会那么简单,段誉的洒脱慷慨那不是装出来的。

  他与乔峰喝酒以后,将自己出身,还有遇到鸠摩智,乃至于诸般丑事都毫无巨细的说给乔峰听,压根不掩饰。

  乔峰的反应,金庸写道:“又惊又喜”,这种反应之下,才会认可这个人,其他人做得到吗?有目的的接近与发自内心,真心实情,乔峰看不出来?

  他不是一个莽夫!

  所以我写不出来这种脑残剧情,我宁愿让主角仗着先知优势,阴死乔峰。

  ……

  再说到主角想法多变,呵呵,我就想笑,谁的想法不变?

  原著中的乔峰,谁又真正了解过?

  照某些人的看法,他的想法也是变来变去,莫非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?

  乔峰刚开始身份没有暴露之前,他是以宋为荣的,认为辽人该杀,参考原文:

  【萧峰听到这里,心道:“原来如此。我在丐帮当帮主之时,或亲自出马,或派人动手,杀过不少辽国的大将武人,何尝有丝毫含疚之心,只觉这些人该杀,杀得好。我爹爹却致力于两国休兵和好,有仁惠于两国,功德胜于我十倍。”说道:“多谢大师指点,解明了小人心中的一个疑团。”】

  而他知晓自己是契丹人,又在雁门关前看到宋兵屠杀契丹人,那时的他想法又变了,

  【过了一会,乔峰缓缓地道:“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凶恶残暴,虐害汉人,但今日亲眼见到大宋官兵残杀契丹的老弱妇孺,我……我……阿朱,我是契丹人,从今而后,不再以契丹人为耻,也不以大宋为荣。”】

  乃至于最后相助耶律洪基平叛当了南院大王,看到辽人打草谷,他的想法又变了,他想着为什么宋辽不能和睦相处,所以他不愿意带兵攻宋。

  照某些喷子对于主角报复黄蓉的看法,乔峰也就是贱了,宋人那样对他,他为什么不提兵报复,慕容博也是这样蛊惑他的。

  但他心里不愿意这样做,那就不做。

  这与主角不愿意杀黄蓉,一个道理。

  他不愿意,就不做!

  跟贱不贱有什么关系?

  关于人的想法,金庸笔下的大侠郭靖,也是成长性的,他初出江湖时,是不懂家国情怀的,明白不?

  那是黄蓉跟他讲的多。

  【黄蓉一曲既终,低声道:“这是辛大人所作的《瑞鹤仙》,是形容雪后梅花的,你说做得好吗?”郭靖道:“我一点儿也不懂,歌儿是很好听的。辛大人是谁啊?”黄蓉道:“辛大人就是辛弃疾。我爹爹说他是位爱国爱民的好官。北方沦陷在金人手中,岳爷爷他们都给奸臣害了,现下只辛大人还在力图恢复失地。”

  郭靖虽然常听母亲说起金人残暴,虐杀中国百姓,但终究自小生长蒙古,家国之痛在他并不深切,说道:“我从未来过中原,这些事你将来慢慢说给我听,这当儿咱们想法儿救王道长要紧。”】

  谁真正知道这些,后来【黄蓉将范蠡怎么助越王勾践报仇复国、怎样功成身退而与西施归隐于太湖的故事说了,又述说伍子胥与文种却如何分别为吴王、越王所杀。

  郭靖听得发了呆,出了一会神,说道:“范蠡当然聪明,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,到死还是为国尽忠,那是更加不易了。”

  黄蓉微笑道:“不错,这叫做‘国有道,不变塞焉,强者矫;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者矫。’”郭靖问道:“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?”黄蓉道:“国家政局清明,你做了大官,但不变从前的操守;国家朝政腐败,你宁可杀身成仁,也不肯亏了气节,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。”郭靖连连点头,道:“蓉儿,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?”】

  郭靖的成长之路,离不开黄蓉对他说的好多典故,乃至于黄蓉对他说岳飞与韩世忠这些抗金名将事迹,让郭靖悠然神往。

  【郭靖默诵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,看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两句时,不禁高声读了出来。

  黄蓉道:“你觉得这两句话怎样?”郭靖默默念诵,心中思索,不即回答。黄蓉又道:“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,当年威震西夏,文才武略,可说得上并世无双。”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,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、父亲早死、母亲改嫁种种苦况,富贵后处处为百姓着想,不禁肃然起敬,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,仰脖子一饮而尽,说道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大英雄、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!”】

  在国仇家恨之下,郭靖本来相助蒙古灭金,可后来对于蒙古屠城的残暴之举,有了疑问,自己报仇,害死这么多人,是对是错?

  他面对铁木真这等人物据理力争,进行质问,可以为了素不相识之人,将莫大赏赐换成饶了他们性命。

  本来他是答应黄蓉要退婚的,莫非这也是反复无常?

  后来他母亲自杀而死,郭靖产生一种疑问,我武功越来越高,可自己的亲人,我都护不住,一个个接连而死。

  那时他以为黄蓉也死了,所以就产生了忘掉武功之举,被人打也不还手。

  那么后来他经过丘处机开导,黄蓉的出现,洪七公怒斥裘千仞,让他知道武功本无对错,而是心,所以他保家卫国,抵抗侵略,直到与襄阳共存亡。

  【黄蓉道:“蒙古兵不来便罢,倘若来了,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,当真危急之际,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。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。”郭靖正色道:“蓉儿,这话就不是了。咱们既学了《武穆遗书》中的兵法,又岂能不受岳武穆‘尽忠报国’四字之教?他教的是‘破金’,其实是‘破敌’,用以‘破蒙’,那也无妨。咱俩虽人微力薄,却也要尽心竭力,为国御侮。纵然捐躯沙场,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。”黄蓉素明他心意,叹道:“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。罢罢罢,你活我也活,你死我也死就是!”】

  我想问,黄蓉本想着打不过就跑,后来又说你我一起死,莫非也是一种反复无常?

  ……

  我写书能力不行,但读了金庸原著好几遍,无论是三联版还是新修版。

  好多网友,对金庸老爷子的修改不满意,说实话我感觉新修版改的好,好多剧情逻辑性更强。

  比如萧远山,为什么杀他就可能挑起宋辽之争呢?

  新修版就能说的过去,因为萧远山的身份高,够分量,皇上太后都听他的话。

  三联版没有交代这些,让人就很迷惑,

  金庸有段访谈的原话:【金庸:「降龙十八掌」不一定要在小说当中尽数施展,是可以只用十六掌的。至于另外的两招之所以不使出,那是洪七公或郭靖两人故意要留一手的。各位,【我的解释有时好像是强词夺理或者说笑话】,所以【只能勉强说得通】,【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开心一点】,【一旦正式修改的时候,我会尽量遵照各位的意见,改得比较合乎情理】。】

  这是新修版之所以面世的原因。

  同样,金庸老爷子新修版都在改变一些情节,莫非也能归咎到他反复无常上来?

  同样我说到这里,有人也质疑主角,认为他还不如杨康。

  呵呵,杨康的经历放在现在,就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,为了得到他妈,杀他爸,睡他娘,当然,他爸命大,没死,可最后害的他爸他妈都死了!

  这人从段天德嘴里知道真相以后,但凡是个血性男儿,都知道要报仇吧?什么生恩不及养恩大的论调,就是有病!

  这养恩怎么来的?这是见义勇为,扶危济困?

  最大槽点还不是这些,是他在归云庄信誓旦旦要跟完颜洪烈划清界限,还要报仇,郭靖却说这事交给我来,他毕竟对你有养育之恩,可咱们的杨康呢,舍不得荣华富贵又跑回去也就罢了。

  但只这一点,还谈什么生恩养恩的,就可笑了,他就是贪图富贵,权势地位。

  而后又用结拜信物,那柄匕首刺杀郭靖,要将丐帮撤出北方,以利金国攻宋,种种无耻之事,也配和主角相提并论?

  主角做人小节有亏,大节岂是杨康之流可比的。

  最可笑的就是彭连虎,在杨过面前,想为杨康洗白一把,本来是想夸夸他品质的,竟然找不出理由也,卡那了,没办法只能说外貌了,说他长得帅!

  杨过心里想啥,金庸没写,但我们难道想不到,肯定是妈买批,你还不如不说!

  现实中不存在上帝视角,没人能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,现实中的恶人都是社会上普罗大众定义的,不是上帝定义的。

  但杨康这人就从各个阵营的人,看来都是个小人,足矣说明他的失败了。

  当然,现在的奇葩,也可以说是标新立异之人太多,为这类人洗地不遗余力。

  这些人我也理解,其实就觉得自己随大流,如何体现我特殊的存在感?

  正是:当人们缺少表达的渠道时,表达发声就是主要的诉求;而当表达发声的渠道畅通无阻时,凸显自我就成了主要诉求。

  在这个不发朋友圈就被视为异类、看个电影都要发弹幕的氛围下,标新立异绝对是必需的,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才正常。

  再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。

  令狐冲!

  不知什么时候起,这个仁人君子人物被网友说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白眼狼,岳不群倒成了一个一个励志典型。

  而这些人,谁又去读过原著小说。

  这样评判令狐冲,无非是说他跟田伯光称兄道弟,又得了独孤九剑,不跟师父坦白,还与魔教有染等等。

  其实只是自己道德观低下罢了,不知道武林中最重要的就是“信、义”二字,这是立身之本。

  令狐冲与田伯光刚开始的称兄道弟,是为了救仪琳,但他打不够,那是权宜之计。

  结果泰山派的几个放嘴炮,本事不够被田伯光杀的杀,伤的伤,他们开始败坏令狐冲名声,说华山派大弟子与淫贼称兄道弟。

  但却忘了,他们性命也是令狐冲救的。

  而后刘正风一家被嵩山派斩尽杀绝,余沧海灭了福威镖局,弟子烧杀抢掠,这些都是名门正派,而他的性命却是魔教长老曲阳救的。

  尤其是大嵩阳手杀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曲非烟,这一幕幕对令狐冲冲击力太大,他就有个疑问,到底谁是正谁是魔?

  后来林震南将遗言说给令狐冲听,而令狐冲何时有过隐瞒,都告诉了林平之。

  换了我们,既然明知与辟邪剑法有关,能说出去的又有几个?

  恐怕还在嘲笑令狐冲傻吧?

  殊不知这就是立身武林最重要的“信义”二字,他后来被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,说的清楚,你见我之事,对你师父也不可说起。

  令狐冲是答应了的。

  他一诺千金,如何能够食言而肥?

  现在世风日下,自己道德观低下,却将一言九鼎的至诚君子看成傻子,太过可悲!

  好多人,压根忽略了令狐冲最重要的一次心理路程,令狐冲被田伯光打伤,又遇到正道门派,青城派弟子,差点丢了性命,被曲洋所救。

  后来又亲眼所见费彬之狠毒,和刘正风满门之凄惨等等巨变,凭心而论,以他本身放浪不羁的性子,内心思想会不会有大转变?到底谁才是魔?谁是正?

  他见到的魔教之人,采花恶贼,某种意义上比他们这些正道还要强的多,最起码人家光明磊落!

  就这他为了华山派仍然不遗余力,好多人扯,为什么不将独孤九剑传给他师父,为什么不将五岳派密洞说出来!

  这就是江湖人最基本的准则,说话算数,讲究信义,答应人的事,就不能食言,岳不群伪君子的本质,任我行在十几年前,就看的清楚明白。原话是他还未腾出手来撕下他的假面具,结果被囚禁了。

  可他却对宁中则敬佩有加,莫非任我行说的是假话?

  为了林家辟邪剑法,连女儿都能利用舍弃,不择手段的野心家,竟然都成了竞相追逐的偶像,呵呵……

  还有人说令狐冲不杀田伯光,原文:

  【田伯光冷冷地道:“你只须这么一剑刺将过来,杀人灭口,岂不干脆?”令狐冲退后两步,还剑入鞘,说道:“当日田兄武艺远胜于我之时,倘若一刀将我杀了,焉有今日之事?在下请田兄不向旁人泄露我风太师叔的行踪,乃是相求,不敢有丝毫胁迫之意。”田伯光道:“好,我答允了。”令狐冲深深一揖,道:“多谢田兄。”】

  田伯光回雁楼不杀他,在华山先制住他也没杀他,结果令狐冲武功大进,就反手杀他,试问,这还是个人?

  田伯光伸出手去,说道:“令狐兄,咱们握一握手再死。”

  【令狐冲不禁迟疑,田伯光此言,明是要与自己结成生死之交,但他是个声名狼藉的采花大盗,自己是名门高徒,如何可以和他结交?当日在思过崖上数次胜他而不杀,还可说是报他数度不杀之德,到今日再和他一起厮混,未免太也说不过去,言念及此,一只右手伸了一半,便伸不过去。

  田伯光还道他受伤实在太重,连手臂也难以动弹,大声道:“令狐兄,田伯光交上了你这个朋友。你倘若伤重先死,田某决不独活。”

  令狐冲听他说得诚挚,心中一凛,寻思:“这人倒很够朋友。”当即伸出手去,握住他右手,笑道:“田兄,你我二人相伴,死得倒不寂寞。”】

  令狐冲并非心里没谱,后来他差点被嵩山派的狄修所杀,对田伯光说的清楚,

  【令狐冲道:“田兄且慢。”田伯光道:“怎么?”令狐冲道:“田兄,令狐冲数次承你手下留情,交了你这朋友,有一件事我可要良言相劝。你若不改,咱们这朋友可做不长。”

  田伯光笑道:“你不说我也知道,你劝我从此不可再干奸淫良家妇女的勾当。好,田某听你的话,天下荡妇淫娃,所在多有,田某贪花好色,出钱也能买到,不必定要去逼迫良家妇女,伤人性命。哈哈,令狐兄,衡山群玉院中的风光,不是妙得紧么?】

  那么我问一句,名门正派的人都是要杀自己这个华山弟子的,前有费彬,后有狄修。

  救自己命的,饶自己命的,却是为人不齿的曲洋,田伯光,我们会不会对那句“魔教中人,拔剑便杀”产生质疑?

  乃至于他在破庙救了华山派,被岳不群派人监视,被王家人欺负。

  因为真气之事,命不久矣。

  师父还在为是否求平一指救命,难以抉择,江湖上的歪门邪道却想尽办法救他。

  而他也不知道端倪,总不能人家救他,他还不理人吧?结果五霸冈之会后,自己被师父逐出师门等等之事。

  他却放弃了方证传授易筋经的橄榄枝,就这一点,当今社会能做到的又有几个?

  他怎能不自暴自弃?但正因如此,他才看不惯众人围攻向问天,才有了遇上任我行,活下去的可能。

  而且纵观全书,从始至终,令狐冲也没有对不起岳不群的地方。

  岳不群的假仁假义,不择手段,处处有所体现,恒山派遇难,让口口声声说什么五岳剑派,同气连枝的华山派救援,岳不群一推再推,尼姑都说他道貌岸然是个伪君子。

  其实说白了,当今社会出现大量岳不群粉丝、杨康粉丝,只是一个问题,其实是好多人就是现实中杨康、岳不群,他们需要道德支撑,需要翻案,求一个心安理得。

  也可以说是,我们都想做令狐冲,肆意挥洒,结果都混成了岳不群,自然看不惯令狐冲这种人,不得不说,这是一种悲哀。

  也是武侠小说的天地越来越小的原因之所在,因为大侠那种有恩报恩,有仇却未必报的风格,我们做不到,理解不了,所以都成了毒点。

  试问,现在谁写小说,遇上云中鹤这种淫贼,不杀;遇上敢骂自己为杂种的岳老三,不杀,恐怕作者会被骂死吧?

  哈哈……

  但乔峰就那样做了!

  所以,就连我们读者的想法都一直在变,同一件事,几十年前的看法与现代都有不同,遑论主角顾朝辞的行事风格呢?

  他并非反复无常,可是灵活机变,随事而变,随心而生。

  ……

  再次感谢粉丝榜上的各位书友支持,以及致M1N9伤、海鹰赢、big、裕仁,求败剑魔、李公梓2019、一朝梦碎意难平等书友的大力支持!

  在下再次拜谢诸位了!

  有缘江湖再见。

  

最新小说: 亘古大帝林焱 小龙崽的动物园[全息] 遇*******了 我有一把刀[基建] 六芒星手环 合法恋爱:我对你蓄谋已久 全世界都让我照顾好大反派 位元世界 蔷薇与利刃 他是弟弟他装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