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风吹海棠 > 第四章 初见端倪

第四章 初见端倪

第(1/2)页

  余杭郡周边多个郡县的闺门小姐都慕名前来明理闺学求学,路程较远的需行二三日,故前几日的课堂,总有几人空桌,学生们也见怪不怪,第一日授课的司学见着学生尚未来全,因路途耽搁的学生无法跟上课程,商量着由学生们自行选择练习射箭马术或者刺绣女红。
  崔知意当年就是靠马术和射箭凑了两门才入了学,对马术和射箭喜爱程度可想而知,怎奈这两门过于冷门,闺学设置这两科只为女子强身健体,适当培养即可,看着若大练习场仅崔知意一个人兴致勃勃的选弓,颜若屏是个高门大户正经养大的姑娘,就个人而言,绝对不会选射箭这种和自己外在的清冷气质毫无瓜葛的门类,只是和晴欢相同不忍崔落单一人,每每都选择弯弓搭箭的姿态陪在左右。
  崔知意往后从脖子扯出一根细绳,引出怀中的抉,戴于手上,单手提起早已选好的弓,低头择取箭筒中的箭,似乎是察觉到什么,拿出一支细细端详,颜若屏看着迟迟未射箭的她,围了过来,问道:“怎么,莫不是这支箭有什么蹊跷。”王晴欢当即也从箭筒中抽出一支,看了一圈,道:“这看来并无不同,可是你发现了什么异样?”
  她抬眼看了两人,放下手中的弓,指向箭头部分,“看,这是一支锥形箭,虽然和昨天的三棱箭的样式不同,但是细看,这两个工艺很相似,箭头都比较粗糙,箭杆一样是竹制,这箭羽是鹅羽,与昨日虽然不同,但是粘羽方式却极为相似。”说完,眼神依旧没离开手上的箭,仿佛这支小小的箭还有什么秘密没有看破。
  “据我所知,每种款式的箭在各道都不同以作区分,有的长有的短,箭头图式和箭羽种类都是不同的。”颜若屏若有所思,想起了在家中看过的颜家杂记上有记载。
  “对,昨天吴叔说看到了北方军营的箭制,今天看到了这支,和昨天工艺及其相似。这制式的锥形箭一般是民用,可是又和昨日的箭有何关联?”崔知意心中已经有了答案,工艺一致说明这箭定是出自同一批人之手,只是那三棱箭从何而来,用在何处,现在都不为所知,她把剩下的字咽进肚子,三人皆以心知肚明,定是有人阳奉阴违,这样不会占用官府原先制定的军箭配额,又可以将民用配额中的材料和人力用在伪造北方军用的三棱箭上,可以说做的悄无声息,但又为何射在马车上令人不解,此事涉及甚广,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火烧身。
  此刻的王晴欢用眼神示意,小心隔墙有耳,三人装做无事发生,待放堂后回斋中再细细道来,此刻不宜声张,崔知意佯装搭弓,颜若屏将手中的箭放回箭筒,坐在一旁,气氛突然安静也有点不妥,于是对崔知意说道:“你行不行呀,这瞄准也得有半个时辰了吧。”
  王晴欢笑了声,把手倚在颜若屏肩头,搭腔道:“啧啧啧,小霸王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。”
  怎知崔知意一个猛回头,“好姐妹们,我最近喜欢活靶子。”
  吓得两人落荒而逃。
  在三人寝室博文斋外,绿竹等待了半晌,依旧不见放堂的小姐,着急的来回踱步,昨儿和吴叔一回到崔府,便一同去禀报了老爷,崔太爷看着图稿和信件,沉思片刻,便写了这封信让绿竹重返闺学交由小姐亲启,自己生怕耽误了大事,次日卯时,绿竹悄无声息的从侧边小门出了府,在昨日打点好的别院马厩中牵上马,怀揣信件候在城门边上,等城门鼓响过三声后,城门郎当即大开城门,绿竹一出城门便策马扬鞭,两个时辰赶到闺学博文斋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七重天罡 修复师:世间万物皆有灵 大时代1994 快穿我的思路不一样 不考秀才了之我回民国做生意 云消醉醒 群穿后我成了大佬们的团宠 穿越之庶女当妖娆 皇后把朕的后宫都攻略了 烟云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