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女生小说 >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> 第三百二十一章 快去请齐爱卿来(求订阅)

第三百二十一章 快去请齐爱卿来(求订阅)

第(2/2)页

下带走。”

  “好勒,不过今儿涨了些市价。”摊主提醒了句,云老先生自然不缺这点饭钱,但他得说清楚。

  吃食涨价了?太傅沉吟了下:“木柴贵了?”

  摊主点头,叹了口气,说道:

  “今年冬天雪下的早,又猛,近日城内木炭柴禾都在涨价,我这多亏看了报纸,提前备了一些,但这小摊能存多少?

  本就是挣个辛苦钱,街坊们觉得贵了,客人都少了好些,咱们这还是好的,在外城里,也是繁华地段,东城那边更惨,怕是都不怎么开火了……”

  许是客人少,亦或者,存了“反映情况”的心思,摊主今日格外啰嗦。

  太傅坐在凳子上,没吭声。

  吃过早餐,他将包子、油条、鸡蛋用纸包着,塞入怀中,迈步往回走。

  经过六角书屋时候,他走了进去:“今儿的报纸出来没。”

  伙计忙堆笑:“刚从书坊送过来。”

  说着,递过来一份,云老先生接了,直接翻到“市价”一栏。

  上头是最近的城中柴米油盐的价格,只瞥了一眼,老人便是眉头一跳,深深叹了口气,生出一股无力感:

  “这个冬天,难过了。”

  ……

  皇城,午门外。

  天还没亮的时候,宫中的太监们便将上朝的路清扫了一遍。

  只是广场太大,大部分地方,还是覆盖着冰雪,从高处俯瞰,屋门通往金銮殿的路,像是一条笔直、漆黑的缎带。

  入冬后,皇帝体恤朝中大臣,将上朝的时辰往后推了许多。

  毕竟很多重臣都一把年纪,夏日还折腾的起,这天寒地冻的,搞不好直接归西……

  当然,也有皇帝本人不想起早的缘故,甚至连朝会的频率,都明显减低。

  只是昨日宫中朝各大衙门发令,今早朝会,务必出席,这让衮衮诸公们,都意识到,有大事发生。

  “杜司首。”当身穿一袭黑红锦袍,气势如刀的杜元春抵达广场时,穿青袍的御史李琦朝他打了个招呼。

  毕竟是老合作伙伴了,另外,随着时间推移,当初齐平与都察院的矛盾,也日趋缓和。

  都察院的官员们,正试图与镇抚司衙门修复关系。

  “李御史。”杜元春颔首回应。

  李琦走了过来,虽然穿着加厚的棉袍,但因为来的早了些,这时候仍旧冻的脸色发红,双手极没有风度地插在袖子里,活脱脱老农一般:

  “每到这时候,我都羡慕你们这帮修士,寒暑不侵,这隆冬时节,也不见冷。”

  杜元春笑笑,知道是寒暄话语。

  果然,二人说了几句废话,李琦忽地道:“听闻北方雪灾,今日上朝,可是为这事?”

  杜元春说道:“我哪里知道。”

  李琦翻了个白眼,心说镇抚司密谍遍布九州,才不信你,叹息道:

  “夏天南方发了水,好不容易熬了过来,这冬日又大雪,国库才缓过来一口气,怕是又要救灾。皇陵出事,夏侯元庆又反了,前不久听闻,齐大人在越州建功,吴家也……你说今年是怎么了,这般不安生。”

  杜元春沉默,并没有接话,这一年发生的变故,的确太多,只是身为“孤臣”,他不好对此发表议论。

  以防被外人听了,拿来攻讦于他。

  这一年来……自己也“圆滑”了……他心中自嘲一笑。

  “时辰已到!”

  这时候,钟响,礼仪太监喊话,二人分开,各自依照次序入殿。

  ……

  金銮殿上。

  皇帝坐在龙椅上,一身黄袍,脸色凝重的扫过诸公。

  “入冬以来,降雪频发,中州、北境皆遭寒灾,民间乏碳,其价甚贵,百姓无碳过活,更有灾民南下,形势危急,”皇帝沉声道:

  “诸位有何良策?”

  果然!

  殿内,一名名大臣心中一沉,对于今日朝会议题,早有预料。

  毕竟多日降雪,寒灾已现,都不是瞎子,心中也各有盘算。

  “陛下,既有灾情,须及早补救,迟恐酿成大祸,臣以为,当立即出钱粮赈灾,以免事态扩大。”一名礼部官员跳出,大声道。

  “陛下容禀,”户部尚书没吭声,但身后的侍郎横步出列,声音凄婉:

  “此前宛州水灾,国库耗资甚巨,亏空尚未补足,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啊。”

  顿了下,不等皇帝开口,户部侍郎说道:

  “中州、北境秋夏未受灾情,只是缺柴可烧,民间商人趁机哄抬物价,依臣之见,陛下可命工部矿场低价售出石炭,以此平抑,可解此难。”

  皇帝望向工部尚书,老尚书双手高拱,大声道:

  “陛下,矿场所出石炭甚少,实在不足以供百姓日用,况先帝在位时,亦曾遇寒灾,朝廷不得以出三十万炭出售,民众疯狂,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,更为奸商囤积,未能缓解灾情,此法万万不可。”

  皇帝面无表情,望向黄镛:“首辅意下如何?”

  老首辅自打入殿,便眯着眼睛,一声不吭,此刻闻言,略一思衬,道:

  “或可开凿矿山,发掘石炭,与宛州一般,施以工代赈之法,如此石炭产量大增,亦可防灾民生乱。”

  皇帝目光一亮。

  吏部尚书张谏之忙道:“陛下三思!矿山开凿,有损龙脉!况寒冬腊月,山石坚固,如何可行?”

  皇帝沉默。

  黄镛瞥向张谏之:“山石虽固,可施以火药,龙脉有损,可灾民遍野,民不聊生,莫非便不损我大凉气数?”

  张谏之冷着脸不搭理他,坚持道:“陛下,还请另寻他法。”

  “张尚书此言差矣……”

  “……的确不可妄动。”

  “还是出钱作为妥当……”

  一时间,黄党与张党官员纷纷下场,唇枪舌剑,整个金銮殿乱糟糟,宛若菜市场般。

  吵了好一阵,却都没有半点进展。

  “彭!”皇帝越听越是烦躁,突然一拍桌案,大怒道:

  “朕要的是你们拿出良策,不是来听你们吵闹的!这般不行,那般不可,朝廷养你们何用!?”

  群臣跪倒,齐声大呼:“陛下息怒!”

  皇帝望着这一幕,深吸口气,突然有些疲惫地按住了额头跳动的青筋,挥了挥手。

  站在一旁的老太监见状,高声道:“退朝!”

  群臣起身,躬身退去,不多时,大殿中空荡下来,冯公公手持拂尘,走了过去,低声道:

  “陛下,莫要急坏了身子。”

  皇帝靠在龙椅上,揉着眉心,苦涩道:“朕如何能不急。”

  冯公公想了想,忽然叹了口气:“可惜齐讲读不在,否则或可为陛下分忧。”

  齐平……皇帝睁开双眼,仿佛被点醒,是啊,若是齐平在,是否会有方法破局?

  “叫人去问下,齐爱卿回来没有?”皇帝声音急切地命令道。

最新小说: 杀夫证道后,我被魔尊锁腰逼疯了 暮雪纷飞 长生不死大道主 嫁宿敌 真千金靠写灵异文暴富 全世界都在请夫人抓鬼 天诺 天元逍遥录 择良婿 科举走不通,那就自己当皇帝